作者:高亚洲
近日,在全国两会委员通道上,来自医药卫生界的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凌锋说出了一番引起舆论关注的话:“医患之间不是纯粹的供需关系,患者来医院是求医而不是买医。”
稍显紧张的医患关系一直是社会的痛点,医患之间何以至此?凌锋委员的话,算是道出了问题的本质——医患之间变成了纯粹的供需关系。
看病花钱,向来天经地义。从医疗服务供给与看病需求的关系看,这中间确实存在供需关系。也恰恰是在这种逻辑主导下,“我付费我有理”便成了自然,而一旦患者没有发生“药到病除”“妙手回春”,医疗消费上的“剥夺感”“欺骗”也会成了自然的事,冲突也会由此发生。
但是,看病求医这事,的确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供需关系”。从“求医问药”的说法来看,医和药就隐含着“信任和希望”的元素。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对医疗资源越来越旺盛的需求,医和药早已超脱简单的医患间“求和问”的关系,而是成为社会公共事业的一部分,并直接影响着社会公共福利的成色。
把现代医患之间的关系简单粗暴为“买医”,除了认知上的短板外,也与现代医疗服务强调有偿性有关。尤其是随着对民间资本的引入以及公立医院绩效改革的推进,医疗服务中的消费特色越来越明显。不过,必须重申的是,服务的有偿性,与社会公益并不冲突,而是源于医疗资源的稀缺以及对公平与效率的考量。
于此而言,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要改变医疗服务的消费模式,而是要在医患的供需关系中,契入原始“求医问药”寄托“信任与希望”的朴素。置于现实语境中,这对患者和医者来说,都需要来一次角色的重塑。
对患者来说,应对医疗服务的复杂性有基本的了解,不能把看病等同于买卖,面对医疗结果达不到预期、诊疗过程的繁琐,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简单地迁怒于医生和医院。
对医者来说,也不能把所有问题推卸到患者的“买医”偏见。当过度治疗、误诊制造的医疗事故屡见报端,当医托、医疗代表横行医院造成丑闻,当一些医生的冷漠总被抱怨……一些医院及医者有必要反思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是否做到了不辜负患者的“信任和希望”;是否在医患沟通中,尽职尽责地消除了不必要的误解。
当然,医患关系的改善,又不是仅靠这两者的努力就能实现。从更宏观的层面讲,医患关系的改善,还需要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以丰富医疗资源的供给和改善医疗服务的公共性。可以料想的是,当医疗服务的公共福利成色越来越得以凸显,医患关系也将因此得到缓解。(高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