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售假商家“移花接木”,监管不能任其“暗渡陈仓”

2021-04-19 18:42:25

作为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沭阳应该保护好花木品牌的名声,不能任由建立的品牌被如此毁掉。因此,要构筑起线上线下齐抓共管的立体防护网。

  今年3月下旬,在花卉苗木的销售旺季,媒体记者前往著名“花木之乡”江苏沭阳调查,揭开了网购花木骗局的冰山一角。买来的月季,开花后发现是蔷薇;种下的樱桃树,居然结出了李子;明明买的是花,收到的其实是草……更有甚者,有些卖家靠P图,“自创”出独一无二的新品种。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是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靠着这个名号,当地的苗木电商近些年做得风生水起。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卖假苗”在这里已经不算秘密。把种子炒熟、把花枝减掉,为了欺骗消费者,不法商家挖空心思,甚至还总结出“超过30棵的单子不发”的所谓“行规”——因为担心大单买家坚持维权。有网店店主直言不讳地表示,卖假果苗利润高,在当地的网店十分普遍,“几乎买不到真货”。

  买的是花,发的是草,唯利是图的苗木电商将“移花接木”演绎得淋漓尽致。对于买家来说,网购花木就像是开“盲盒”,在苗木长到一定程度之前,根本不知道上当受骗有多深。更可恨的是,待到苗木长大,早已过了电商平台的维权期限,多半只能自认倒霉。就算有人坚持维权,黑心商家早已溜之大吉,另起炉灶。种种乱象,不仅使消费者利益受损,而且起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劣示范,使“花木之乡”的声誉遭受重创。

  2020年5月,沭阳县政府曾发布公告,在全县范围内开展2020年“三苗(花木种苗、畜禽种苗、水产种苗)”领域专项整治“利剑”行动,规范“三苗”领域线上线下经营秩序。虽然监管发力,但“卖假苗”的商家依然有恃无恐。究其原因,上门检查式执法本身存在着一定制约——只有确认快递单上标注的苗木品种,与实际打包发货的品种不符,才能被认定为假苗。但是,那些没有标注品种的苗木,又该如何“验明正身”呢?

  人常说“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但在网上“卖假苗”的过程中,不仅“和尚”时常“跑路”,“庙”也往往因此废弃。有店家表示,注册网店的资金门槛很低,押金只要一两千块钱,“既然卖假,押金都不准备要的,谁先投诉就赔给谁”。因为从开始就打算放弃押金,不法商家往往在开张之前就投入重金做推广、刷好评,致力于做足“一锤子买卖”。如果贩卖假货,最终只是以“不要押金”收场,如何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更进一步说,当电商平台成为“卖假苗”的集散地,对于电商平台自身秩序和声誉来说,无疑也是一种巨大的破坏。

  相比起职能部门的线下监督,电商平台的线上监督无疑更有针对性,也更应该成为铲除“卖假苗”的抓手。在线叫卖的过程中,苗木品种被标注得清清楚楚,只要与事实不符,就应认定为售假。只要严格店铺的审核管理,即使“和尚跑路”,也能由“庙”着手顺藤摸瓜,既不应该轻易让不法商家“玩失踪”,也不应该让“庙”消失。更为重要的是,对于那些屡次“跑路”的不法商家,有必要将其纳入电商平台的“黑名单”,断绝其另起炉灶故伎重施的“后路”。

  作为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沭阳应该保护好花木品牌的名声,不能任由建立的品牌被如此毁掉。由此,不仅需要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而且有必要与电商平台配合,构筑起线上线下齐抓共管的立体防护网。对于消费者来说,遇到商业欺诈问题要勇于维权;对于行业自身来说,也有必要建立好行业规范,不能任由害群之马败坏整个行业的声誉和发展。(赵志疆)

责任编辑:郝悦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